爱游戏体育 aiyouxitiyu 分类>>
励精图治 厚积薄发 打造高水AYX爱游戏- 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 体育APP平大学
AYX爱游戏,爱游戏体育官方网站,爱游戏体育APP
学科建设能力是高校学术水平的基础。湖南师大在较短时期内,就拥有了6个国家重点学科,9个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学科和40多个省级、校级重点学科。建成了一批一级学科硕士点、博士点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而一批国家级重大科技计划项目申报成功,标志着该校自然科学领域科研学术水平又跃上了新的台阶。“十五”以来,先后获得国家“863”计划、“973”计划及攻关计划等科技项目资助经费达到2亿多元,其中有 “863”计划项目16项,国家“973”计划子项18项。与此同时,学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84项,其中包括4项杰出青年科学基金、6项重点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资助及其他科研项目的研究,有效地提升了该校自然科学领域基础研究实力。
在自然科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论著、获奖成果和专利授权是衡量科技创新能力的三大硬指标。据不完全统计,湖南师大“十五”以来发表的自然科学研究论文5600余篇,出版自然科学著作291部。学校高影响因子4.0以上的论文不断增加,2007年度已达21篇,SCI论文被引次数进入全国高校前列;自然科学类成果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达到35项,其中国家级奖3项、省部级奖32项。刘筠院士在鱼类育种领域所取得的高水平成果为地方经济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获得湖南省首届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该校主持的“异源四倍体鲫鲤鱼和三倍体湘云鲫(鲤)研究”和参与完成的“水稻大面积高产综合配套技术研究开发与示范”与“中国冰川分布及资源调查”3项成果均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有9项科研成果获湖南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十五”以来,申请专利65项、授权36项,著作权3项授权,刘筠院士课题组的“四倍体鱼的培育方法”还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第八届中国专利优秀奖。
“十五”期间,该校形成了“三级四类”重点学科建设体系。“十一五”期间,教育部对国家重点学科进行了重新布局和增补评审,该校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学、伦理学、英语语言文学、中国近现代史和基础数学6个学科被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伦理学和中国近现代史2个学科成为湖南省最早的两个文科国家重点学科。值得一提的是,该校发育生物学、理论物理、基础数学3个理科学科申报国家重点学科全部获得立项,申报中标率为100%,成为全国师范类大学理科重点学科数量最多的大学之一。这些都展现了该校在自然科学学科领域的整体实力和学术水平,是该校跨越式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新的历史时期,湖南师范大学进一步实施人才强校战略,把打造一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作为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必要条件。该校党委书记张国骥教授介绍:“学校将人才问题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来抓,引才、育才、选才、护才、用才环环相扣,一项都不能少。”在自然科学学科领域,已形成了一支结构优化、素质优良、相对稳定的科技创新团队,青年优秀人才不断涌现。该校张健、邓红文、匡乐满和刘少军教授先后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目前,该校已拥有教育部跨(新)世纪人才15人,成为全国师范院校和地方高校中拥有新世纪人才最多的学校之一。
类似这样的产学研合作“大动作”,近几年来在湖南师范大学并不鲜见。生命科学院蛋白质化学研究室研究的国家一类新药虎纹镇痛肽(HWAP-I)已通过了国家药审中心的评审,进入临床试验。“新型绿色微生物杀虫剂”项目成果在2003年获得国家农药证书和准产证,并与湖南衡阳莱德生物药业有限公司合作开发,产品已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国家发改委立项支持新建的大规模生产线也即将投产,这对发展我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生物农药产业、确保食品安全和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用于卡通动画的三维集群渲染平台、中草药成分血根碱制备新工艺、农用转光膜和利用含酚废液制备磷酸酯等成果已在推广应用或进入试生产,显示出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支持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和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作出了贡献。
湖南师范大学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是与该校领导班子高度重视科技管理工作密不可分的。主管科技工作的副校长匡乐满教授介绍,学校科技管理依据“开拓、务实、创新、服务”的指导思想,努力打好“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科技项目为牵引、以平台建设为依托、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创新文化环境建设为纽带”的管理“组合拳”,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强化学科交叉联合,推动科学技术创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既重制度建设,又重实施执行;既重立项,又重管理;既重成果,又重转化;既重纵向,又重横向,积极推进全校科技管理工作科学化、规范化、现代化。
为了造就一批优秀的科技管理人才,促进全校科技工作上水平, 更好地服务于科研教学工作,该校选拔一批年富力强、有高学历的科技人员或毕业生走上科研管理岗位,为科研管理工作增添了活力。同时,注重培养科技管理人员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自觉更新知识结构,由单纯的“执行型”转变为懂技术、懂法律、会管理、善经营的“全面型”人才。科技处还定期组织科研管理评奖活动,在全校范围内评选出科研管理先进工作者和科研管理先进集体给予奖励。这大大提高了科技管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荣誉感。
有了明确的科技发展目标,管理制度建设就成为确保科研工作良性循环和优化运作的保障。“十五”以来,该校致力于建立和完善科研管理制度,制订、修改、补充和完善了与科研管理相关的17个文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制度体系,涵盖了重点学科建设、重点实验室建设与重点研究基地、科学研究机构管理、青年优秀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团队计划管理、科研项目与成果、科研经费、知识产权与专利、科技开发与成果转化、科研奖励、学术会议等各个管理层面,提高了科研管理的执行力度和可操作性。同时,这一系列科技管理文件的制订和实施,有力地保证了全校科研工作有序进行、有章可循。这种科学的激励机制充分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
湖南师范大学“因师而建,依师而强”,该校科研管理部门一直就有很强的“人才强校”意识,“筑巢引凤”,为“凤”添力。一方面以学科建设、科研项目、实验平台为依托,吸引、扶持优秀人才投身于科研事业,积极投身于科技成果向社会推广,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另一方面,鼓励、支持和帮助有潜力的中青年科研人员积极申报各类科学基金项目。为了打造一批进入国内外科研前沿的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该校对优秀人才 “外引”、“内扶”,启动了学校青年优秀人才培养计划,在学校青年基金的资助、扶植下,一批年轻的博士和教授迅速成长,有的成为了科研的骨干力量,并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化学化工学院教授李金恒第一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时年仅31岁。该校生命科学学院特聘教授、芙蓉学者吴秀山博士对此深有感触:“跟一些著名高校相比,湖南师大在名气、地理位置、经济待遇方面并不拔尖。但是学校所创造的成才氛围和政策条件是很好的,这是众多学者选择加盟湖南师大的原因。”
谈起该校的科技管理工作,专家型的科技处处长夏立秋教授告诉我们,做好科技管理工作,就要始终贯彻学校党委和行政提出的把学校建设成为高水平大学的目标,高度认识科技工作在高水平大学发展中的重要地位,高水平大学的竞争高地关键在科研水平。“十五”以来,学校获得“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攻关(支撑)计划项目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均比“九五”期间翻番增长,这主要得益于学校科技队伍的学术水平和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科技管理部门必须遵照学校制定的发展战略、目标和各项措施,加大执行力度,做好管理、搞好服务,鼓励和支持全校科技人员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为学校、国家多作贡献。
2025-10-23 14:38:42
浏览次数: 次
返回列表
友情链接:





